9月5日上午九点,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应邀来到伟德betvlctor1946,在笃行楼会议室为师生们做了题为《晚清士人西学阅读史的反思》的学术报告。
“西学东渐”,是一个老话题,“西学”如何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“东渐”,有着多样的理路。潘研究员则另辟蹊径,对于旧问题有新的研究思路。他从阅读史的视角来思考这一问题,并把时间聚焦于1838年至1898年的晚清时期。他以自己多年研究成果,即新近刚出版的《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》,这本汉语世界的第一部阅读史专著,以具体的个案,“浓描细写”晚清士人寻觅接受“西学”的读书历程。他从历史发展多维角指出,晚清士人们关注西学的三个历史条件:传教士提供的知识、中国士人的努力、来自同期日本的知识动力。这成为他们发现、探索西学的“知识仓库”,并力图克服“书本地理学”带来的障碍,开始以独特眼光回望自己所处的时代,并试图去影响后来者。他以《时务报》、《万国公报》为例证,显示“西学”如何借助“新闻化”的传播途径,为形成“公共空间”提供权力,并强调指出“西学”的传播阅读,更和“文化市场”的“生意经密切相关”。从小观大,以微见著,展现整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。他认为:“越是考察到细节,能得到的历史信息就越多。”在他看来,研究阅读史,其实是对历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。“西学东渐”并非水到渠成,阅读也并非心血来潮。
两个小时的讲座,潘研究员旁征博引、思接千里,师生们为他所呈现的丰富翔实史料、幽默风趣话语和独到丰硕的研究成果所折服。
(潘光哲,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,“中央研究院”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,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。历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约聘研究助理、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档案馆主任、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(Harvard-Yenching Institute)访问学者、纪念殷海光先生学术基金会董事长等职。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。)